天天信息:一線探訪丨組裝配電箱,比武爭工匠!電工也能當狀元,看看青島這倆大咖是怎樣煉成的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玉凡 王曉雯
【資料圖】
近日,隨著高考分數陸續放榜,高分考生一時“吸睛”無數。日前,在另外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代表青島“出戰”的電工安長新和呂衍海在山東省“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建筑電工技能競賽決賽中斬獲第一名和第三名,分別獲得個人特等獎和一等獎。安長新和呂衍海是青島這座“工匠之城”的代表,7月1日,記者走近兩位“青島工匠”,聽他們講述工作和生活的苦與樂。
電工“比武”,選手巔峰對決
6月30日,決賽實操考場上,安長新和呂衍海頭頂烈日,汗如雨下。他們神情專注,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爭分奪秒地“穿針引線”、裝配電表箱,精細的零件在他們手中運用自如。經過緊張角逐,二人分別獲得了決賽第一名、第三名的好成績。“進決賽的都是省里的精兵強將,電工行業的佼佼者,大家都是有備而來的。我倆人就在太陽底下站著,真的是汗流浹背。剛一來的時候,鄰隊都士氣高漲,我們是青島一隊,其實心里挺緊張的。”7月1日,記者見到了剛剛歸來的安、呂二人。回想起頭一天比賽的場景,呂衍海還有些興奮。
安長新獲得個人特等獎
“實操比賽,一拿工具,一上螺絲,就知道你弄得好不好。”呂衍海介紹,在封閉訓練一段時間以后,他們的理論和實操成績都有了很大提升,在28分鐘之內就能把全是零器件的散件,配成一個可以控制的配電箱。“我們練的時候是按照25分鐘練的,練的可以說是信心滿滿。”安長新說道,臨考試前,實操比賽規則有所改動,這讓隊員們有些“措手不及”,但他們沒有氣餒,而是利用有限的時間研究如何能眾多高手中“突圍”。
安長新和呂衍海斬獲個人特等獎和一等獎
熬大夜研究制定新方案
為了適應規則變化,安長新、呂衍海等參賽隊員在有限的時間里,通宵達旦地研究制定新方案。“改規則后,線要到右邊去了,增加了工時。我們比賽前一晚上可以說是沒睡覺,我們要把配電箱做得看上去和買的一模一樣,手工做的和機械做的肯定是有差別,我們就一點一點的去琢磨這個事,在實踐中,怎么去把它做得最完美,更加標準一些。”安長新介紹道,因為時間上的加分有限,所以他們必須在美觀度和省料上下功夫。“線要用的最短,首先是要好使,通電是必要的,元器件要達到標準。”
呂衍海說,比賽前隊員們做了很多模型,來參考能省下多少料。“一點一點,就跟放慢鏡頭似的。這根線多長,把它量好,那根線多長,都要掌握。所有的線,一根一根的記到腦子里,腦海里已經有這個圖了。”比賽當天,剛剛拿到現畫的圖紙,安長新和呂衍海手還有些發抖。“剛開始五分鐘很緊張,但有壓力也要上,有壓力才有動力。”安長新說道,平時工作經驗的積累就是比賽的底氣,盡管有些緊張,但隊員們都信心百倍。
百余名“精兵”中脫穎而出
“開賽二十分鐘后,進程就有一些差距了。實操部分基本要結束后,還沒開始打分,各個市的領隊都過來參觀我們做的箱子,有一圈人。”看到有隊員是第一個舉手,示意完成了電表箱組裝,安長新與呂衍海也加快速度,先后完成了組裝。“前四名舉手的都是青島隊的,因為比賽前我們也把規則好好研究了,加上之前的訓練。”安長新說道,對自己獲得第一名有些“意外”。“比預想成績更好一些,真的很激動,也很自豪。”
“這份榮譽是對自己職業生涯的肯定,也是一個交代。讓我覺得汗水沒白流,那些苦沒有白吃。”呂衍海說道,捧著獎狀的那一瞬間,他覺得如釋重負。“這次的比賽公司非常支持我們,給了我們最大限度的一個保障,都給我們加油打氣,有了后盾,我們才可以勇往直前嘛。沒有后顧之憂,放開手去干就行了。”
電工人才存“缺口”,平均月薪可過萬
安長新和呂衍海都是“80后”,職業院校畢業后就來到青島安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電工工作。“當時就是想學一門手藝,能有個謀生的手段,小時候愛擺弄小零件什么的。學的話,肯定是有一些困難,遇到不會的就趕緊問老師。我是在青島市技師學院上的學,三年制,畢業之后我就來到公司這兒應聘,一直在這兒工作。”對于安長新來說,選擇電工行業,既是想有一門傍身的手藝,也因為興趣使然。
“我學的專業是電子,2008年來的。干這一行,苦和累就不用說了,再就是比較危險,不能粗心。”呂衍海介紹,從事電工工作十幾年來,他“越干越小心”,“越干越有敬畏之心”。“剛開始真的是毛頭小子,現在就是很謹慎,干的時間長了,積累的多了,再就是老師傅的提醒,自己也慢慢成長了。”呂衍海說。
據了解,安長新老家在菏澤單縣,呂衍海來自泰安東平,兩人在職業學校學習后,又通過了自學考試來提升學歷,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兩人都在青島成家立業,打拼出一片天地。“技術學校也有繼續教育、自學考試,我就是又自考了的,提升學歷。現在更新很快,不能止步不前,不去提升自己的話,安于現狀是不行的。”安長新說道。
“路不止一條,學歷不是唯一的選擇,我們干這個行業,工資也并不比其他人低。如果干得好的話,平均月薪算下來能過萬。”安長新透露,目前電工行業收入較為可觀,出現了人才“缺口”。“舉個簡單的例子,有個項目上缺人了,找一些人臨時過來干活,一天四五百塊錢,管吃管住,這還是個保守的說法。不容易找人,因為要找懂電的,能干起活來的。技術這一塊真的是,誰也比不了的。”呂衍海說道。
“要是想選擇一技之長這一塊,一定要能吃苦,上學和畢業參加工作相比,環境真的是很大的一個轉變。有吃苦的精神,才能堅持下去。”呂衍海說,不光是男生從事電工工作,也有女生當電工。“女電工也有,我們公司之前也有很多,接控制線的,女生比較仔細,出錯率低,做得很出色。”
薪火相傳,一名優秀電工的自我修養
“這是一種成績,也給孩子做一個表率。”安長新回到家中,將獲獎照片給孩子看了之后,小朋友也跟著高興起來。“我女兒今年中考,感覺我給她做了個榜樣。我兒子要上三年級了,他學習不太好,我就鼓勵他說,不要緊,后面咱們可以學個一技之長,條條大路通羅馬,先是鼓勵他學習。”呂衍海笑著說,自己這次取得的榮譽,給孩子做了個榜樣。
“剛從學校畢業進入公司工作,也是不適應,不會的像之前一樣,問老師傅,會有師傅帶著我們。”安長新說道,在剛參加工作時,像大多數人一樣,他也有些畏懼和抵觸心理。“壓力大的時候就給自己換個方式減減壓,其實對于電器來說,只要學會了掌握了,上手就很容易。檢修電路的時候一定要斷開開關,這是老師傅對我們最多提醒的話。”
“安裝公司有個傳統,也是一個不成文規定。哪兒不懂,哪兒不會,只要問老師傅,沒有不跟你說的。技術從來沒有保守,有什么都會分享出來。”談到自己“朝夕相處”的公司,安長新和呂衍海感觸很深。“在這工作很踏實,老師傅會鼓勵你,平時沒事坐一塊聊個天,誰有困難了,一塊說著幫助一下,大家一塊兒伸手,氛圍特別好。”
記者了解到,兩名“青島工匠”所在的青島安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青島市安裝行業的老牌國企。公司重視技術創新和傳承,對新員工一對一安排老員工傳幫帶,特別重視對管道工、電工、電焊工、冷作工等建筑安裝行業工種的培訓,為城市更新建設儲備人才。
標簽:
- 天天信息:一線探訪丨組裝配電箱,比
- 微視頻|囑托的力量
- 這可是王維詩里的云臺山!跟著焦作
- 全球聚焦:尋人啟事徐佳瑩_尋人啟事
- 學習體會 | 以學促干 全力打造品
- 股票投資有什么技巧 股票新開戶主
- 新消息丨風扇轉得慢無力是什么原因
- 大貨車凌晨誤入鄉間小路 通州交警
- 椎的讀音是什么(椎的讀音是什么音)
- 世界微速訊:遷徙的讀音是什么?
- 天天快播:成為社畜之后再看真的受
- 速遞!王秋實任吉林省委常委、組織
- 全球熱頭條丨封閉學校有哪些 比較
- 全球觀點:山東省青少年封閉學校哪
- 松雅湖收費站開展“安全生產月”普
- 定山溪景酒店 獨家
- 周大福黃金價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
- 全球通訊!創業板上半年:新上市家
- 林州重機:公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
- 感恩遇見 相約未來:駐馬店市實驗
- 中歐班列鄭州至圣彼得堡首趟開行
- oppo代碼大全介紹_oppo代碼大全_今
- 續斷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_續斷功
- 天天速訊:受天氣影響,截至目前,
- 興業證券:市場有望迎來做多窗口
- 這個村莊用一處“水庫”起步 打造
- 一汽解放: 關于召開2023年第二次臨
- 電影《消失的她》連續11日單日票房
- 伊涅斯塔社媒發文:感謝大家給我的
- 焦點播報:影兒時尚集團品牌專場_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