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女大學生患罕見肝病 繼父十余年不離不棄全心醫治
大四女生馮營營患上了罕見的肝病,但性格開朗的她樂觀面對。
11月1日,河南省新鄉市的天空陰陰沉沉,陣陣北風給這座城市帶來絲絲的寒意。但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感染科的一個病房里,卻是充滿了溫暖。“營營,加油!”“你自己要學會堅強,一定能戰勝病魔”……一句句鼓勵的話語,一次次緊緊的握手,讓躺在病床上的23歲女大學生馮營營滿臉笑容,卻又激動的落下了淚珠。馮營營是誰?她為何牽動了這么多人的心?一切,還得從十幾年前說起。
自幼喪父 苦命的她再遭疾病折磨
“營營是個苦命的孩子。”每逢給人講起孩子的事,馮營營的母親鄭女士就會說出這么一句話。聽完鄭女士的講述,十幾年來母女倆所經歷的一切,讓每個人都不禁為之落淚。
2000年,鄭女士的家庭首遭變故,丈夫因腦出血而去世。而那個時候,大女兒10歲,小女兒馮營營剛剛7歲。為了使兩個孩子能有好一點的生活,2002年左右,鄭女士帶著她們改嫁到了現在的丈夫張永順家。有飯吃、有學上,馮營營和姐姐在這個新的家庭開始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長,不幸再次降臨到馮營營的身上。2005年,12歲的營營馬上就要小學畢業了,有一天卻突然發起了高燒。“那時候人燒的都迷糊了,穿衣服都不知道往袖子里伸”,鄭女士說。更大的打擊是,經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確診,年幼的營營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病——“肝豆狀核變性”,且合并肝硬化腹水。據醫生介紹,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銅代謝障礙性疾病,嚴重時會引起神經、肝臟、腎臟等出現異常。
因為缺錢,雖然被確診了罕見疾病“肝豆狀核變性”,但在高燒和肝腹水的癥狀緩解后,馮營營就出院了。這樣的結果便是,馮營營的病情時常會復發,每年都要進兩三次醫院。“我感覺自己從小就是在醫院長大的,最長的一次住了半年”,馮營營開玩笑似的說。
2016年9月29日,就在所有人都為即將到來的國慶長假籌劃怎么出游時,營營又再次因高熱、大量腹水住進了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這時,她已經是黃河科技學院大學四年級的一名學生,按理說應該正為畢業后參加工作做著最后的準備,并開始憧憬美好的未來。但現在她卻不得不躺在病床上,每天忍受著疾病的痛苦。
每次翻身,營營都要忍著疼痛,在媽媽的幫助下完成。
繼父:“孩子那么優秀,我就是賣器官也要救她”
“我這輩子不求別的,再苦再累,哪怕是去賣器官呢,我也要給閨女看病。”聽完這句話,馮營營感覺雖然命運對自己不公,但自己又是最幸運的。說這話的,正是養育了她14年,而其中11年都在為她看病奔波的繼父張永順。
張永順是新鄉市紅旗區洪門鎮人,當年他得知鄭女士丈夫去世又帶著兩個孩子的事情后,就想著要幫一幫這困難的一家。“她們來了之后,我就是想著自己多干點多掙點,讓她們能過上好一點的日子。”張永順說,自己和鄭女士結婚后沒有再要孩子,而是把兩個閨女當親生的來待。
而馮營營表現的也很優秀,從小乖巧懂事,學習成績一直都是班里的前幾名。2013年參加高考,因為受身體患病的影響,成績不夠理想,最終被本科三批錄取,讀了黃河科技學院的工商管理專業。上大學以后,雖說身體不好,但營營的學習卻從來沒有落下,曾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學校的一等、二等獎學金等。每年寒暑假,她還總是找工作做兼職,幫父母減輕負擔。“你說孩子這么優秀,還這么年輕,我有什么理由不去救她。”樸實的張永順用最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內心的想法。
張永順被愛心人士感動,而他十余年對女兒的不離不棄,則感動了眾人。
十一年來,雖說是繼父,但張永順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最偉大的父愛。營營每年住兩三次院,還要長期服用藥物,可以說是家里最大的一項支出。早年做保安的張永順工資只有1000多塊錢,眼看著根本不夠治病,他便主動去學習了養豬的技術,然后帶著鄭女士一塊去給別人養豬,每月每人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然而營營病情的反復,讓治療花費就像個無底洞。“這么多年看病的病例得有十幾斤重了。除了自己掙的錢,可以說已經把親戚朋友借遍了,現在外債有十幾萬元。”據粗略估計,11年來,馮營營治病的花費已將近40萬元。
雖然債臺高筑,但張永順一直沒有放棄給營營的治療。如今再次入院,為了全身心的照顧好營營的身體,同時也為了省錢,張永順每天騎車往返十幾公里,從家送飯到醫院。“俺這個爸就和親生的一樣,這么多年來為我付出的太多了。如果我的病將來能減輕或者痊愈,我一定加倍的報答他。”說起父親張永順,馮營營感激不已,幾度哽咽。
李長安醫生在向愛心人士介紹營營的病情。
“80萬元” 他說那就是個天文數字
多年的疾病纏身,讓張永順這個本不富裕的農村家庭可以說幾乎走到了絕境。2016年5月份,營營因為肝硬化腹水加重入院治療時,檢查發現脾大、脾功能亢進,白細胞和血小板特別低。主治醫生李長安建議她到外科做手術,但一聽說費用需要兩三萬元,全家又犯愁了,無奈病情稍微好轉就匆匆出院。9月29日入院時,張永順東挪西借僅湊了2000多塊錢,而每天輸液就要花費700元左右,這些錢根本堅持不了幾天。
“營營現在脾功能亢進,使得血小板特別低。現在最急切的任務就是等肝腹水癥狀緩解后,先把脾臟切除。”主治醫生李長安介紹說,切除脾臟的手術大概要花費四五萬元,但這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肝豆狀核變性導致體內的銅排不出來,會損傷大腦或肝臟,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肝移植手術。如果不手術治療,一旦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肝腎綜合征等并發癥出現,直接會威脅到生命。
然而肝移植及移植后抗排異治療的費用,讓張永順全家望而卻步。據李長安介紹,如果有配型成功的肝源,移植手術費用大概60萬元,后期的抗排異治療,還需要大約20萬元。“80萬元”,當聽到這里的時候,張永順感覺這對于他們這個家庭就是天文數字。如今借的十幾萬元的債務還沒有還清,又能去哪里籌集這80萬元的肝移植費用呢?“如果不是真沒有辦法了,我們絕不會向社會求助的。我現在只想救孩子的命,甚至想過去賣自己的器官”,張永順無奈地說。
一次握手,就是一次鼓勵。
拍畢業照成最大心愿 社會愛心讓她重燃生的希望
看著懂事又可憐的營營,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感染科、肝病科、放射科、腫瘤科的醫護人員紛紛給她捐款。主治醫生李長安還在網上幫營營發起了“輕松籌”,截止到11月1日,已有2314位網友累計捐助62705元。營營的同學、校友、老師,也紛紛自發送來了愛心款。
浙江凱勝園林市政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云飛通過中國搜索了解到馮營營的情況后,主動打來電話表示要捐助4萬元。“別人遇到難處了,我們就要拉一把。說不定我們的一點點付出,就會改變她的一生,挽救一個生命”,許云飛說。為了發動更多的人加入進來,許云飛又在自己所在的洛陽筏釣俱樂部內發布《關于對黃河科技學院大四女生馮營營的救助呼吁》。100、500、1000、2000……一時間,釣友俱樂部的微信群里愛心涌動,鄭州“最高筏院筏釣群”也積極響應,不到3天時間,96位釣友累計捐款22600元。另一個名為“狼村”的微信群,也捐款3000余元,成員很多還都是正上大學的學生。
許云飛給營營介紹愛心網友,整個病房滿是暖意。
11月1日上午,許云飛帶領來自鄭州、洛陽的近20位釣友俱樂部代表,與中國搜索河南運營中心工作人員一起來到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學院,親自看望馮營營并送上了愛心款。看到這么多人關心自己,性格開朗的營營表現出了更大的自信:“謝謝你們,我一定會堅強的面對!”大家也紛紛上前與營營握手,給她加油打氣。此時,營營的父母已經感動的說不出話來。“營營的堅強打動了我們,而作為一個繼父,能堅持這么多年無私的付出更讓我們感動”,愛心人士表示。
“我希望我能在大家的幫助下盡快的好起來。我還等著畢業前和同學們一塊去拍畢業照呢,不然這會是我一輩子的遺憾。”臨走前,營營向大家表達了自己的心愿。
如果您也想幫助馮營營,可以在“輕松籌”平臺上進行捐款,或者直接聯系馮營營,電話:15738396717。(中國搜索 劉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