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打造也活不過兩年 RIO為何走向夕陽
最近RIO的母公司發布財務公告,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營業收入為9.25億元,同比下跌60.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暴跌129.39%,虧損1.47億元。
究其原因細看,是由于旗下產品RIO預調雞尾酒的營業收入,旗下兩大主要業務食用香精和預調雞尾酒的營收均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尤其是預調雞尾酒的營收同比下降63.26%至8.13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RIO雞尾酒的商業帝國如同像坐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其實國內的預調雞尾酒早就在2003年打出了這個概念,但是卻是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12年,銳澳從渠道轉向營銷,才將其從夜場逐漸拉入大眾視野。楊洋等流量明星代言、《愛情公寓》等電視劇植入、《奔跑吧兄弟》真人秀冠名,鋪天蓋地的雞尾酒廣告,瞬間抓住消費者眼球,成了“爆款單品”。2014年由于砸下重金,終于以9.87億元營收成為行業第一,反超冰銳。嘗到甜頭的銳澳,繼續強勢投放,2015年上半年銳澳營收16.17億元,維持高增速勢頭。百潤股份收購銳澳,100元變55億元的財富神話,更是將預調酒行業推上商業顛覆。事情往往過猶不及,營銷也終讓銳澳,乃至預調酒整個行業自食惡果。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除了高額的營銷費用使得預調雞尾酒行業走向了快速衰落的夕陽中,還由于本身這個行業的特性所致。
首先,預調雞尾酒這個行業的門檻并不高,高額的利潤容易引來競爭者,一瓶十幾塊錢的就成本只有3元,導致了市場一下子涌入了太多同類的產品,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毛利快速下跌。
其次,預調雞尾酒的市場規模太小,屬于小眾市場。實際的市場規模也就二三十個億左右,尚處于市場培育階段,各類雷同的產品仍然缺乏對消費者的核心吸引力。招商證券曾經在研報中指出,絕大多數適齡消費人群都熟知RIO品牌也都消費過,但重復購買率并不高。
最后,商業模式的稻草也會拖垮預調雞尾酒這個行業的發展。預調雞尾酒雖然一度增長比較快,但很可能是以壓貨的形式實現的增長,業績下滑后,各企業面臨著艱難的“去庫存”問題。去年7月,曾有媒體報道,百潤股份2015年RIO產品出貨1800多萬箱,終端消化了約1500萬箱,年底渠道庫存超過400萬箱。
那么預調雞尾酒這個市場會復活嗎?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目前正處于雞尾酒的戰國時代,市場相對比較混亂,作為新品類,需要一定時期的消費培育期,少則2-3年,多則10余年,急功近利很可能毀于一旦。在漫長的調整期過后,其前景還是不錯的。打開餐飲渠道,預調雞尾酒行業有可能獲得增長。